在甲骨文中,“良”字表示屋子的廊庑,其本意指回廊、走廊、长廊、廊檐等。后引申为“好”和“善”之意,又进一步引申为优秀、美好、令人喜爱等。“心”字在中华古文字中是象形字,字形如同心脏。“心”位于人身体的正中央,又引申为中心、中央,有“公正”之意。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良心”的组词是指人们内心对“是非”的正确认识。“良心”就是让人用一颗善良之心,去追求公平、公正。
“秤”在中华古文字中是形声字,禾为形、平为声。“秤”由“称”字变化而来,其本意是称量物体的器具。“秤”的种类很多,中国最古老的当属“杆秤”。传说,“杆秤”是由鲁班发明的,制作“杆秤”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的分布图形,在秤杆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秤杆上正好是十六颗星花,所以改16两为一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
中国人“用秤”讲“良心”,同时也把“良心”引用到人间万事之中,于是便出现了“良心秤”“良心账”“说良心话”“办良心事”等名词,把“良心”融入到中华文明的深邃文化之中。其实是中国古代人对“良心”的一种肯定、一种赞扬、一种膜拜,其让人明辨是非、一心向善。“良心”是什么?其实“良心”就是对良知的信仰,是一个民族日常行为的内在道德规范。我们知道,“秤”是依据杠杆原理制作而成的,“秤”讲究的是平衡。如果谁缺斤少两、使“秤”失去了平衡,就要用“丢福”“丢禄”“折寿”去“填平”自己的缺失,使“秤”保持平衡。
人生好比一杆“秤”,“秤”讲究的是“公平”、人生则讲究的是“良心”。居官做事若泯灭“良心”、缺失“公平”,就要用自身的“砝码”去“填平”,甚至用一生的幸福、健康、自由,乃至生命。
河南开封古县衙遗址大堂有一幅匾额,书有六个大字“天理、国法、人情”。“天理”就是天然的道理,就是天下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国法”就是国法章纪;“人情”就是对天下苍生的“善良”之心,“恻隐”之情,对黎民百姓的“赤子”之心,“兄弟”之情。
我们为人处世,无论大小、高低贵贱,心中总须有一杆良心秤,时时用良知去称量自己的事功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