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汪信民曾言,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大致意思是说,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只有常常咬一咬“菜根”,多尝一些“苦味”,以此来警醒自己、砥砺斗志,才能不断激发奋斗进取之心。
听基层同志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刚从机关到基层任职时,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多数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批评,不是“轻描淡写”,就是包了一层“糖衣”,“甜味”十足。只有他一个人“傻乎乎”的,结合他对这名领导干部的了解谈了几点实实在在的问题,领导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脸上明显露着不高兴。如此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看似是“不识时务”,实则是真心话,更是金玉良言。无奈有些领导干部却只喜欢“甜滋味”,吃不得“苦”,较不起真。
“甜滋味”虽然尝起来可口,但千万莫忘记“苦滋味”。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一把手,手中都握有一定权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权力,于是也就有了各种讨好、巴结,各种套近乎。面对各种各样的甜言蜜语和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有的人不免就会深陷其中,乱了心智,丧失了斗志,迷失了自我。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词,听起来是很舒服、很受用,但却是让人忘乎所以的“致幻剂”。久而久之,人就容易被“致幻剂”迷乱心智,稍有“逆耳”之言就感觉不舒服,觉得很是“刺耳”,不仅听不进去,还认为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
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有必要常咬咬“菜根”警醒自己。“菜根”虽苦,却能让人时刻保持清醒,看得清自己是谁。翻开那些落马官员忏悔录,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痛心疾首——要是在关键时刻,有人提醒我一下,拉我一把,很可能就不会犯下如此严重错误。然而,平时听惯了甜言蜜语,哪还听得进别人的忠言、诤言?不妨时常翻看警示教育案例,将它们视为警醒自己的“菜根”,细细咀嚼,仔细品味其中的“苦滋味”,对照自己是否已经被迷惑,从中吸取教训,保持灵台清明。
要时常咬咬“菜根”明辨是非。“菜根”虽苦,却能让人看清孰是孰非。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有权就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攀附”,少不了一番阿谀奉承。面对这些“语言贿赂”,更需要多咬几口“菜根”,让“苦味”冲淡“甜味”,时刻提醒自己莫忘了“我是谁”。毕竟,“甜味”吃多了容易生出蛀牙来。
要时常咬咬“菜根”激励斗志。“菜根”虽苦,却能让人奋发图强,认清奋斗是为了谁。久久沉溺于“甜味”中,很容易让人丧失斗志。宋代朱熹《朱子全书》中载:“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可不戒哉!”为官者主政一方,当造福一方,为地方多干实事,为百姓多办好事。通过咬“菜根”、食“良药”,时常检视自己: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了什么业绩,为百姓办了多少实事好事,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下一步该怎样继续努力。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信息部 地址:郑州市郑花路29号 邮政编码:450011 电话:0371-65648812 豫ICP备0500244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