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自己成为“笼中之虫”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尉承栋  时间:2018-07-26 13:00:00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了曾云巢论画的一段文字: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也。此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岂可有传之法哉!隔着一道笼子毕竟看不清草虫的真实面貌,画家舍弃笼中之草虫,而观察草地之草虫,不舍昼夜,最终达到与草虫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画家下笔前,先要认真观察所画之物,体会其中的每个细节,有了这个积累过程,才能拿出好的作品。然而,笼中之虫与草地之虫,两者均是草虫,但其所处环境不同,呈现出迥然不同之态,因此而得到的画作也是大不相同。可以料想:笼中之虫的形态必定是拘束、僵硬的,甚至是扭曲、不完整的,以此为绘画对象,得到的作品很容易脱离实际生活,难以表达出虫子的真实状态。相比而言,观察草地之虫而后作画,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要更大,不仅要耐得住飞虫叮咬,而且要经常与泥土为伴,追逐草虫过程中甚至不免有些狼狈。然而,只有这样的画作才能呈现出草虫之真实情状,才能打动观者。

    打破牢笼,追求本真,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很多名家毕生的艺术追求。创作《神骏图》的唐代画家韩干,先师从名家,后拜马为师,经常去马厩里观察马的习性,寻找马的动作规律并记录在案,他画的马重在神似,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五代时期山水画大师荆浩,常年居住于太行山洪谷,得以看到古松“挂岸盘溪,披苔裂石”之景致,画作中表现出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北宋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等大家,其后感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遂舍其旧习,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长期观摩写生,将山川气势尽收胸臆,终成一代绘画名家;等等。可以说,历史上的绘画名家无一不是亲近自然的高手,也都视大自然为己师,勤加训练、研习。

    作画如此,诸事皆然,如果不能摆脱各式牢笼之羁绊,或是囿于某些固有范式、观念和思想,便无法领略事物之真实模样。就如同山水、虫鸟画大师,没有人能够仅靠着临摹他人的画作,而创立独成一家的画风画派,同样,也没有哪个人能够不深入一线就窥探行业、领域内的门道,更不要说纷繁复杂的种种社会现象。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历时32天,毛泽东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的情况,他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通过考察县城以及乡下,他发现许多农民运动的道理,与在汉口、长沙从绅士阶级那里听得的道理完全相反,从此坚定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诚然,地位、权力以及经验、声望等,在多数情况下是种优势,然而如果不能恰当运用的话,反倒会成为一道无形的藩篱,阻隔前进的道路。在这方面,共产党人一直弘扬深入前线、亲身调研的工作作风。有“布衣元帅”之称的徐向前,红军时期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即使后来职务升高了,也是每战必亲临前线观察敌情,以便选取最恰当的进攻方式。1977年,61岁的万里刚到安徽,便组织进行农村调查,从淮北到皖中再到江南,一行人事先不打招呼,说走就走随时可停,每到一地,一竿子插到村、访到户,前后跑了20多个市县。面对宝钢建设中的问题,陈云同志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赶赴上海调研,一方面听取市委和工程指挥部汇报,另一方面派人到宝钢工地现场考察,还与有关负责同志以及生产专家座谈。

    在很多人看来,返璞归真、复归自然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常常将其视作文人隐士所特有的品性,其实这也是一种应然的工作理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时凡事,只有扑下身子、眼睛向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方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而一旦拘泥于所谓成例、经验甚至是偏见、传闻,便会离着真理的道路越来越远。倘若不能回归本真,不能摆脱心外或是心内的诸多羁绊,非但看不到草地之虫而只识得笼中之虫,甚至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笼中之虫”。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