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落实
来源:本站  作者:jjnsh  时间:2008-05-12 13:00:00

关键在于落实

 

人民银行纪委、派驻监察局推荐

上海总部纪委选编

 

编者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预防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落实。配合人民银行党委开展的“制度落实年”活动,本期“廉文荐读”摘编了《关键在于落实》等三组文章,或议论说理,或深入浅出,从制度落实的重要性、落实不力的原因和如何强化制度落实等不同角度对有效落实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希望广大干部职工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加强落实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切实防范岗位风险,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管理规范化水平。

 

 

健全制度是基础 执行制度是关键[1]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障。对于我们这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来说,制度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健全制度是基础——让一切有章可循

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且已经收到了教育引导党员、规范党员行为的实际效果。但是,党内仍存在诸如理想信念动摇问题、宗旨意识淡薄问题、道德修养滑坡问题、腐败问题,尤其是政治纪律观念不强的问题,以及有章不循、违规不纠、监督不实等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靠教育,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严格执行党章等党规党法。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333页)他还说:“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同上,第333页)

    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把党章要求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我们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完善制定出体现党章基本要求、科学严谨可行的好制度来。

    好制度是民主产生的。在制度制定方面,不少同志认为,只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作出相应规定就算完成了任务,结果往往落入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虚构各种规章制度的主观主义和追求表面文章、应付了事不讲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党内法规制度和每个党员息息相关,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的广泛参与极为重要。要对教育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使制度既体现中央的要求,也反映广大党员的意志、群众的需求,从而得到党员干部的理解、认可和拥护,进而提高其尊重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的自觉性。

    好制度是系统而严谨的。要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整合,查漏补缺、查弱补强,防止出现制度的重复和自相矛盾。而我们现有的一些规章制度过于笼统、抽象,缺少系统性,缺乏科学规范,不易于操作。比如,关于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只要求填表,靠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程度,完全是凭自觉。我认为,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既要注意实体制度建设,更要注重程序制度建设,尤其要在制度细化、程序操作上下功夫。不但体系要全面,覆盖党内生活和党员行为的方方面面,而且还要配套完善执行程序,使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这个体系应是完整系统的,而不是零散无序的;应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朝令夕改的。

    好制度是适用而简便的。有些地方借鉴外地经验,出台了不少党员管理、党内廉政建设的制度文件,但执行时却出现“水土不服”。究其原因,一是实际情况与新制度差异太大,二是程序设计过于繁琐复杂。因此,制定制度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严谨性与实效性的关系。既要形成互相衔接、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又要确保制度精简、管用,便于操作。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既要坚持服务大局,又要注重从实际出发,所制定制度的办法和程序要适用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不能生搬硬套。三是适应性与适度性的关系。制度建设要考虑党员干部的承受力,一时无法做到的,暂时不要规定;准备出台的要充分论证可行性,条件时机不成熟,不能仓促出台。

    二、贯彻执行是关键——让刚性制度硬起来

    制度若不认真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以及党内的各项法规制度,贯彻执行是关键,这也是许多党员群众非常关心的事情。我们有些制度在实际执行中还不尽如人意,要克服和避免制度执行过程中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使刚性制度硬起来,必须认真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这是保证制度真正落实和执行的关键。所谓“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这些年来一些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受到挑战,一些领导干部应负重要责任。一些人把制度当作“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或者有选择性照射,缺乏公正;有的不是把制度用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是为小团体谋取利益,甚至为了个人的目的,“好经往歪里念”;有的政策水平差,对制度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执行中失之偏颇;有的领导热衷的不是去维护制度的神圣性、严肃性,而是想方设法去钻制度的空子,如何绕开制度的约束,不执行制度。对此,领导干部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策水平,在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好制度的同时,更要模范地遵守和维护制度,始终如一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以尊重和维护制度的模范行为推动形成全体党员崇尚制度、严格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    

    培育尊重制度的良好氛围。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但真正的依法治国却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必须深深根植于法治精神的普及,根植于群众对于法律的信仰,法治才能有效地推行。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人情、关系、面子盛行;对制度、法律缺乏应有的尊崇与敬畏,对“潜规则”、“变通”充满热衷与喜好。受这种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把制度当摆设,工作作风等方面另搞一套。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等党内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也容易受到这一历史观念的挑战。持久地将尊崇制度的理念植入人们的头脑无疑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大力营造“尊重制度、遵守制度光荣,无视制度、违反制度可耻”的氛围,把制度的理念渗透到人们的行为准则、思想观念中去。

坚持持久的跟踪监督。制度建立后并非万事大吉,凡事要有章可循,凡事要有人负责,凡事要有人监督,制度才能得以落实和执行。在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执行和监督载体的落实。要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尤其要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要落实监督人员,督促制度的执行、监督制度执行的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定期进行反馈;要避免执行制度时紧时松、虎头蛇尾或“雷声大雨点小”等现象,做到执行制度始终如一。

 

 

制度执行的中国智慧[2]

 

  先说说两个“三国”小故事。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出征张绣途中,下了一道命令,各位将士经过麦田时,不得践踏庄稼,否则一率斩首。一日曹操正在骑马行军途中,忽然一只班鸠受惊从田中飞出,曹操坐骑因此受惊蹿入麦田,踏坏一大片麦子。

  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军法处置,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当即抽出随身所佩之剑要自刎,左右随从急忙解救,这时谋士郭嘉急引《春秋》“法不加于尊”为其开脱。此时曹操便顺水推舟,说一句“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但还是拿起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叫手下将头发传示三军,将士们看后,更加敬畏自己统帅,没有出现不遵守命令的现象。这就是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更加广为人知。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诸葛亮命马谡镇守街亭,马谡妄自尊大,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斩首示众。马谡被斩后,诸葛亮大哭不已,宛惜痛失智囊好友,并上表后主自贬三级。

  细细思量,两个小故事对现代管理者也有不少启示。

  启示一:好制度“贵”在执行

  管理制度本身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管理制度制定应尽量做到科学全面;在制度执行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谁都必须遵守;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管理员工必须模范执行。不然的话,管理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成为粉饰自己的“花瓶”。

  可以说,曹操“割发代首”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都是军中制度执行的楷模。想像一下,如果曹操的“禁令”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当曹操自己违反时,却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又如何叫下属做到令行禁止呢?诸葛亮把马谡的“军令状”停留在纸上,当马谡违反军令时,却饶人不死,网开一面,其后又如何统帅三军,攻城克敌呢?

  启示二:制度变通也有“度”

  由于受事物发展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凭借以往经验和知识积累基础上制定出的制度,必然有一个完善过程,加之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管理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克服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不断适应管理环境发展变化,这就要求管理者能随机应变,但又在不违背科学管理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变通”某些具体管理实施措施。这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和管理方法操作基本原则。但领导者在实施管理“变通”过程中,必须掌握好一个“度”,在不违背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前提下,尽情展示自己管理艺术才能。

  曹操在自己坐骑践踏麦田时,想到了“割发代首”的“变通妙计”,这样既保全了自己的脑袋,又迎合了《春秋》“法不加于尊”的“微言大义”,最终也达到了“杀鸡给猴看”的目的。

  启示三:“严法”也有“柔情”面

  在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领导者是否就一定要以“铁面”、“狰狞”的形象出现呢?回答当然也是否定的。制度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制度本身必须体现“人性化”。要使人们在接受制度管理时,能够乐于接受,心甘情愿,管理者必须掌握好“执法”的技巧。当一项制度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时,管理者就应考虑修改其具体条款内容;对违反制度的人进行处罚时,必先晓之以礼,动之以情,使每个被处罚者内心受到震动。

在执行处罚时,一个“挥泪”把诸葛亮斩马谡时复杂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得诸葛亮与马谡“义同兄弟”之情,惋惜“智谋之臣”之心,“深恨已之不明”之意,全部得到真情流露,自然释放。马谡被斩后,诸葛亮大哭不已,亲自临祭;将马谡家小加以抚恤,按月给与禄米。《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寓情于法形象被作者描述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关键在于落实[3]

诠释落实的真谛

把简单的事情千百遍都作对,就是不简单;把大家公认非常容易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容易。

落实是一种观念

落实,首先是一种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他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事实上,我们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

  如果我们缺少落实的观念,忽视了落实,不抓落实,不去真正落实,那么,任何缜密的计划,任何完善的措施、任何正确的政策、任何严格的制度,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正如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所讲的:“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这还可以用山西省长治市原市委书记吕日周常讲的两个公式来表示:

  开会+不落实=0

  布置工作+不落实=0

  有一位哲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观念,一种是剑,但观念最终总是战胜剑。”观念能左右我们的思维和认识,能左右我们的行为和方式,能左右我们的目标和结果。

  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要有效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有效地完成上级领导机关部署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牢固地确立强烈的落实观念。

  强烈的“落实”观念,是落实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我们才能转变认识,转变行为,时时刻刻想到落实,时时刻刻注意落实;才能不打折、不走样地抓落实。

  有人说,21世纪是观念的世纪。谁转变了观念,谁就是赢家。如果我们在观念上还忽视落实,还轻视落实,那么,我们就要尽快转变这种观念,将不重视落实的观念转到重视落实的观念上。

  确立了重视落实的观念,我们就等于迈出了落实的步伐,甚至可以说是在落实的道路上行走了一半。

落实是一种责任

落实,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责任。责任,就是份内应该做的事。“生活如契约,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莎士比亚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要为国家尽责; “一人做事,一人当”,是要为自己负责。

  任何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把组织所提出的光辉的前景、理想的目标,当作自己的前景、目标来追求;都应该把组织所描绘的蓝图,当作自己的蓝图来描绘;都应该把组织所制定的计划、措施,当作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来实施;都应该把组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当作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遵守。而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0世纪初,在意大利有位名叫弗兰克的商人。他经过艰苦的努力,开办了一家小银行。可是,开业不久,他的银行就遭到了抢劫。这次抢劫使他彻底破了产。当然,储户的损失也很大。

  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孩子重振家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落实银行的规定,偿还储户巨额存款的事宜。尽管这一规定是他自己制定的。

  朋友们劝他说:“规定是规定,但这件事你没有直接责任,没有必要这样千辛万苦偿还。”

  听了朋友的话,弗兰克回答说:“有规定就要落实。这是我的责任!”

  为了落实“规定”,弗兰克整整奋斗了39年。当他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如释重负地说道:“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弗兰克说他是“无债一身轻”,但我们看到的却是“铁肩担责任”。为了这一责任,弗兰克付出了39年的艰辛。

  在新的世纪,更需要我们具有铁的肩膀,来担负起这一“落实”的重任。

  “落实”虽然仅仅是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却是字字重千钧。因为它一端连着党和政府,一端连着人民群众;一端连着组织的命运,一端连着组织成员的成败;一端连着企业的兴衰,一端连着企业员工的生活。因此,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每个人对此都必须有深刻的认识。

  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牢记: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是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的责任;严格执行组织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的责任。

落实是一种意志

   落实,说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目标,实施计划,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

  正像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言:“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能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世上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任何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坚持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坚持,是一种意志的较量。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把简单的事情千百万次地重复做好;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把决策真正地实践好,最终达到设定的目标和标准。

  从一定意义上讲,落实,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是不行的;没有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也是无济于事的。请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一段故事:

  1931年6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联合发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开展新局面的战略任务的指示》。该《指示》指出:“我军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我军必须以迅雷之势突破芦山、宝兴之线守敌,奇取懋功,控制小金流域于我手中,以为前进之枢纽。”

  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关键,是要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夹金山。

  夹金山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人迹罕至。此时,指战员衣衫单薄,还有许多战士身带重伤。但坚强的红军战士,忍受着严寒,迈开双腿向雪山前进。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身穿夹衣夹裤,手持木棍,带头走在队伍的前面。

  攀登到半山时,气候突变,狂风挟着冰雹劈头盖脸打来。指战员们手拉着手,同狂风冰雹搏斗着。

  快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指挥员们一个劲儿地告诉战士们,无论如何不能停下休息,停下休息非常危险。大家搀扶着,终于胜利地翻过了大雪山。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于6月14日在懋功县胜利会师。

  显而易见,红军指战员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的,也是无法实现“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奇取懋功,控制小金流域于我手中”的战略目标的。

落实是一种文化

当所有的组织成员在头脑中都确立了落实的观念,对组织的任何一项制度、措施、政策、任务等,都能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并且形成了一种落实的习惯时,落实也就成了一种文化。

  落实作为一种文化,对组织成员起着内驱力的作用。如果一个组织内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么,这个组织就不会有落实的文化氛围。任何制度、措施 、政策、任务在这里,都不会得到有效地落实。相反,如果一个组织内的绝大多数成员,都以落实为荣,以不落实为耻,那么,这个组织就会形成落实的文化氛围。任何制度、措施、政策在这里,都会得到有效地落实。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一个缺少落实文化氛围的国度。对此,胡适先生早有洞察。在上个世纪初,胡适先生还为此写过一篇很著名的 “差不多先生传”。文章写道: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后来,他的声名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历史的车轮虽然已经走进了21世纪,但胡适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差不多先生”,还依然有着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海南省省长卫留成说,他就任海南省长的第一个月,他亲自做出的57个批件,只落实了2件,其他的要么不知下落,要么“正在办理”。有关部门2002年4月提出的表扬6名援藏干部的文件,竟然经过两年半的时间,才“旅行”到他的手里。

  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罕见。随处可见的差不多和不到位;无处不在的浅尝辄止和虎头蛇尾。满足于一般号召,缺乏具体指导;遇事推诿扯皮,办事不讲效率,等等。

“差不多先生”虽然生在不同的时代,而且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做事不到位,忽视落实,轻视落实。

探寻落实不力的根源

组织成员缺乏强烈的落实意识

 我们在前面说过,我国是一个缺乏落实文化的国度。这并非是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之言。梁漱溟就说过,中国文化是一个“理想自理想,现实自现实,终古为一不落实的文化”。

  梁漱溟的话不是空穴来风。从春秋战国时天马行空般的论辩,到魏晋盛行的清谈之风,无一不是这种不落实文化的反映。

  这种不落实的文化,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以致于现在的许多组织成员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地抓落实。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

  (1)只图形式,不管实效

  一些人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靠讲话落实讲话,习惯于当“收发室”,“传声筒”,认为只要是会开了,文件发了,话讲了,工作任务就落实了。结果是,层层喊落实,层层不落实。

  (2)抓而不实,抓而不力

  一些人部署工作时,雷声大;落实工作时,雨点小。工作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热衷于搞“达标活动”,表面上看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实际上没有解决什么根本的问题。

  (3)遇事推诿,不负其责

  一些人没有责任心,遇到问题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能将就则将就;有风险的工作不愿干,有困难的工作不去干,得罪人的工作不想干,在其位不能谋其政。

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落实机制

  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组织内部缺少有效的保证落实的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落实的目标责任制度

  有效的落实机制,必须是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但我们的许多组织却缺乏这种有效的落实机制。因此,布置工作责任不明确、不细化,不能到岗到人;干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甲让乙处理,乙叫丙合计,丙请丁斟酌,丁等甲审批”;检查工作走马观花,甚至是只部署、安排,不检查,干好干坏一个样。结果,落实成了一句空话。

  (2)缺乏落实的监督检查制度

  有些组织,工作任务虽然安排了,但是否完成,完成得怎么样,却没有人检查,没有人监督,一些领导者只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进行“遥控”指挥,靠打电话、看材料、听汇报等进行抽象指导,而不深入到基层去检查、监督,落实任务的人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都是缺乏监督、检查制度的表现。

  (3)缺乏落实的奖惩追究制度

  落实的奖惩、追究制度,是保证落实的有效手段。如果缺乏这种机制,任务落实得好的人,由于得不到表奖,会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落实任务不好的人,由于没有受到惩处、追究,会助长他们工作的消极性。

  道理是非常明显的。但在实践中,有的组织却缺乏这种机制;有的组织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却不能有效地执行。对不干事、干不成事的人不问责,不追究,不惩处;对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不表扬奖励。结果,影响了工作任务的落实。

落实流程缺乏简约性过于烦琐

1988年3月12日,《经济日报》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上海宝山准备办一个规模不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从立项到签约,已经盖了126个图章,历时一年零三个月,跑了市内14个委办、19个局,但手续仍没办完,图章还要盖下去。

  无独有偶,1988年3月16日的《扬子晚报》也报道说:这年年初,贵州某地上马一个工程,盖了170枚公章还远未了结,严重影响了开工时间。

  有人研究说,处理一个文件只需要7分钟,但耽搁在中间环节的时间却能多达4天。

  记得有这样一篇讽刺文章:某单位申请添购一只普通水壶的报告,竟“旅行”了半年之久,而且最后还因各种批示矛盾、含糊,使下级无法具体执行。其过程是:

  总务科副科长批“同意购买”;王科长批:“不同意购买”;办公室李主任和王主任只画了个圈;行管局孙副局长批:“要注意关心群众生活,应该添置”;钱副局长批:“一只水壶也要旅行,何其荒唐!不精简机构,不整顿作风,怎么行?建议以此为例,在干部中进行教育”;张局长批:“同意”。

  局长到底同意哪种意见呢,申请者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百多个公章,科长、局长们的划圈,都充分说明了流程的烦琐。

  这种烦琐的落实流程,最终让落实的主体失去了耐心,从而影响了工作的落实。

  烦琐的落实流程是产生官僚主义的罪魁祸首。革命导师列宁对官僚主义向来深恶痛绝。他曾大声疾呼:“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他对官僚主义者的处理也绝不手软。

  一次,几个农民为申诉地方政府非法征用他们的马匹,写了两封请愿书给人民委员会总务处。总务处把请愿书交给野总司令部动员委员会审查,动员委员会把信转给首都事务特别委员会,特别委员会又把请愿书退回人民委员会。并在信封上写道:“工作太忙,根本没有功夫来管这些琐事。”这两封请愿书在三个机关转了三个星期,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

  列宁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当即给国家监察部负责人写了一张便条,建议“把写这个批语的官僚逮捕起来。”

领导者缺乏抓落实的工作技巧

抓落实,落实的主体需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善于区别轻重缓急,把握主次矛盾。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有许多人缺乏这种抓落实的工作技巧。

  有的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思路不多,方法不对头,措施不得力。结果,是力气没少下,效果却不明显,落实也到不了位。

  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其领导者都是具有抓落实工作技巧的人。比如德国的罗兰·贝格公司,其创始人罗兰·贝格,就有一套有效的抓落实的工作技巧。

  罗兰·贝格每天都把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别人做的事情制成“内部备忘”,发放给相关人员。每一份“内部备忘”都标注上具体的时间,到了这个时间,秘书就会把“内部备忘”重新放在罗兰·贝格的办公桌上。

  罗兰·贝格说,没有人能侥幸让他忘记一件他关心过的事情。他还认为,如果整个组织系统的领导者都掌握了抓落实的工作技巧,那么,落实就不再会是难事了。

做一个落实型的领导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想让群众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

国内有一家制药厂,准备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为此,他们邀请德国拜尔公司派代表来药厂进行考察。在会客室,药厂的厂长同拜尔公司的代表初步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但在参观考察了制药车间之后,拜尔公司的代表却提出中止正在进行的谈判。原来,这家药厂的厂长在陪同拜尔公司的代表考察制药车间时,随地吐了一口痰。这个场景被拜尔公司的代表看到了。他认为,制药车间对卫生有严格的要求,作为一厂之主的厂长尚且随意不遵守规定要求,其他的员工可想而知。与这样的制药厂合作,是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于是,他果断地停止了与这家药厂的合作谈判。

  这个故事能引起我们许多思考。其中一个重要的思考就是:落实,必须从领导做起。领导者必须成为落实型的领导,带头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带头落实各种规章制度。

想让群众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  

  领导心理学研究证明,群众易于接受领导者的示范或暗示。领导者如果要想建立落实型的组织,使本组织的工作和任务落实到位,就必须以身作则。

  在“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党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生存危机,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带领全国人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因为粮食奇缺,所以,首要的措施,就是要求全国人民节约粮食。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给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和小队级的各级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谈了六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就是节约粮食问题。毛泽东指示,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

  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将每个国民的口粮定量减到最低限度。中共中央紧急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带头,国家干部带头。中南海首先勒紧了裤带。

  中南海里,机关干部们吃粮重新定量,先由个人报斤数,再由群众公议评定。毛泽东自报的粮食定量是每月26斤。刘少奇报得最低,只有18斤。周恩来报了24斤。朱德和毛泽东一样,也是26斤。

  在领袖们的带动下,中南海的工作人员们都把自己的粮食定量降了下来。

粮食少了,但胃口却没有缩小,人的身体仍然需要营养。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中南海里的炊事员们和广大干部们便采集一切可食的植物,和粮食掺和在一起吃。俗称“瓜菜代”。

中南海里,特别是沿着中南海的外墙,有不少榆树。在榆树长出嫩叶时,他们就把它采摘下来,和在面里蒸馒头。除了采摘榆树叶,他们还到地里挖野菜。只要是能吃的野菜,都上了他们的餐桌。

善于发掘和使用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一百多年前的一天,美国总统麦金莱把一封有关战争的信交给了一位名叫安德鲁·罗文的中尉,要求他“必须把信送给加西亚……并且要独立完成任务。”

  安德鲁·罗文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并且为麦金莱总统带回了宝贵的情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尽管送信的途中困难重重,险象环生,但安德鲁·罗文却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只是忠诚地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这个故事随着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名篇《把信送给加西亚》而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阿尔伯特·哈伯德认为,文明,就是充满渴望地寻找这种人才的漫长过程。在这位百年前的出版家眼中,一个组织要想成功,就是要寻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即具有主动性、责任感和忠诚的人。

做一个落实型的领导,不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下属树立落实的榜样。还要知人善任,寻找到具有主动性、责任感和忠诚的员工,并授权给他们,把他们凝聚在组织中,让他们尽职尽责地完成组织的任务,成为落实的骨干。

  正因为“知人之难”,所以三国的人才学家刘邵在《人物志》里把“知人”归为最难得的才能。他说:“夫圣贤之所以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以贵,莫贵乎知人。”并提出“知人者智”的论断,即知人是最大的聪明。领导者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最大的聪明”呢。

1)深刻认识知人善任对落实的重要性

  古人云:“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古人还说:“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不祥”,就是不吉利,有衰亡的征兆。一个国家有人才而不识,识了人才又不用,虽然用了却不让他担当重任,有此“三不祥”,肯定不会兴旺。事实上,不仅国家这样,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都莫不如此。

  实践证明,事业的兴衰,政权的兴亡,落实的与否,与人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像诸葛亮所总结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对于领导者来说,仅仅确立决策目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要能组织人员来为决策目标的实现而奋斗。因此,知人善任,公道正派地使用人才,就是实现决策目标的组织保障。

  (2)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领导者要做到知人善任,公道正派地使用人才,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亲与贤的关系。“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是两条对立的用人路线。它们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用人为私,还是用人为公。

  “任人唯亲”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人才,而且还必然会形成以亲为贤,以媚为能,以家世资历为依凭的局面。其结果,只能是庸者掌权,媚者当政。

  要做到“任人唯贤”,必须不徇私情,不讲情面,出以公心,唯德、才是举。前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宋开元七年,后备官员宋元超找到吏部,自称是当朝宰相宋璟的叔父,希望优待安排一个官职。

  宋璟接到呈报以后,立即指示吏部:“此人系我叔父不假,他若不提与我关系,尚可公事公办。既已提起,岂不是走私人门径。请取消其后备官员资格,令他回家老实耕种。”

  结果,宋元超后备官员资格被取消,回家老实种地去了。

  像宋璟这样在用人方面不循私情、秉公办事的人不仅历史上有,现代也有。比如,朱镕基。在他到上海当市长时,他曾对时任上海纺织局党委副书记的侄子朱匡宇说:“匡宇,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升官。”朱镕基果然说到做到,在上海的四年里,朱匡宇没有得到任何提拔。

  二是德与才的关系。在选才用人问题上,许多领导者最感困惑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事实上,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关键是要牢记“德才兼备,不求全责备”这九个字。

  “德才兼备”是选拔使用人才的理想标准,按照这个标准选拔使用人才,一定能保证人才的质量。但在具体选才用人的实践中,每个人的“德”与“才”水平实际上是不平衡的,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恐怕为数不多。鲁迅先生就曾幽默地说:“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很有限。”因此,领导者在选拔使用人才时,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完人”、“全才”,而是能够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一般来说,求“德”,要看大节,赦小过;求才,要看其是否能胜任本组织的工作,以及他是否比同层次的其他可选人员更胜一筹。

三是长与短的关系。许多领导者常常感叹没有可用的人才。实际上,不是没有可用的人才,关键是他不大懂得用人的长短之道。如果他能懂得用人的长短之道,那组织里的人都是可用之才。明朝吕楠在其《泾野子内篇》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户人家有五个儿子,老大老实,老二机灵,老三眼瞎,老四驼背,老五腿瘸。这五个孩子,除了老大和老二,其他的都不健全。但他们的父亲却很懂得用人之道,扬长避短。他

让老实的务农,机灵的经商,眼瞎的按摩,驼背的搓绳,腿瘸的纺线。结果各得其所,全家衣食无忧。

  实际上,所谓人才,也有其擅长的特定领域。假如把他放置在他不熟悉的领域,优势就变成了劣势。正像清代诗人顾嗣协在《杂兴》诗中所写的:“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领导者应该记住这样两句话:“人才放错了位置就是垃圾”;“世上之人,各有所长,也皆有其短,只要能扬长避短,兼收并储,天下都是可用之人。”

  四是职与能的关系。职,就是职位;才,就是才能。正确处理职位与才能的关系,就是要求领导者在选拔任用人才时,要能“因事设人,量才任职”。这就是说,要先有职位后选人才,不能先选人而后设岗。而且,职务的高低和才能的大小必须一致。

  人才只有得到了与自己的才能相适应的职位,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落实好。

  权责统一,是授权的一个重要原则。领导者在授权时,一定要明责授权,做到权责一致。既不能让下级只承担义务和责任,而不提供权力保证;又不能只分配权力而不使其承担一定的义务和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正像有一句话所说的:“有责无权责任负不了,责大权小责任负不好,责权对等才能干得好。”

科学有效地给组织成员分配工作

做一个落实型的领导,不仅要能用自身的影响力影响下属,将工作落实到位,还要能科学而有效地给组织成员分配工作,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之各得其位,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促进落实。美国休斯飞机制造公司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获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休斯飞机制造公司经过5年的专题调查研究,提出了“有效分配工作的20条要求”。这些要求的贯彻,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落实能力,从而使企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他们提出的有效分配工作的20条要求是:

  (1)分配的工作要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同时,要使组织成员感觉到组织的关心、信任和支持。

  (2)分配的工作要与组织成员的能力、兴趣和爱好相适合,避免人才的浪费。

  (3)分配的工作要保证组织成员既能充分发挥现有的才能,同时,又能在工作中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4)分配的工作应该让组织成员在完成工作任务后,能产生出一种自己对组织做出贡献的优越感,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5)分配的工作要保证适量、适度。

  (6)分配的工作不要划得太细,分得太散。

  (7)分配的工作既要紧凑,又要切合实际,留有一定的余地。

  (8)分配的工作要考虑为工作任务的承担者提供完成工作的一切必要的手段。

  (9)分配工作要职责分明,范围清楚,并尽量避免中途有变。

  (10)分配工作要着眼于最终成果,尽量给组织成员以更多的机会来制定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计划和方案。

  (11)最关键的工作要分配给能力最强的人去做。

  (12)难度较高的工作要分配给创新能力强的人去做,而避免将单调、琐碎和重复的工作交给他们。

  (13)对专业技术人员,要尽量避免将非技术性的工作分配给他们去做。

  (14)除了主管工作之外,对于某些关键人员,要尽可能给他们委任一些特殊的使命。

  (15)组织成员所担负的工作任务要力求公平合理,以避免那些“总能完成任务”的人,负担过重。

  (16)尽量避免将组织成员借调到外单位去工作,防止本人产生不安心工作的情绪。

  (17)将具有不同个性的组织成员组成工作小组,以便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协作效果。

  (18)有计划地对组织成员的工作进行定期地调换或扩大工作范围,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19)分配工作时,要保留充分的储备。

  (20)分配工作时要能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

用领导影响力来赢得下属的信服

落实,离不开领导影响力。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组织的核心。知识型员工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独立自主意识强。不太喜欢被别人命令,而喜欢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因此,要做一个落实型的领导者,就必须提升自身的领导影响力,通过领导影响力来赢得下属的信任,从而将工作落实到位。

  所谓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支配和激励、感召被领导者的能力。

  提升领导影响力,具有不同地方法和途径,但以下两点则是必须注意的:

  (1)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也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这关键在于掌权者如何运用权力。善于正确运用权力的领导者,不仅能够有效地支配、控制被领导者,使自身的领导影响力大大地增强,还能造福于社会;而滥用权力的领导者,不仅不能有效地支配、控制被领导者,还会使自身的领导影响力削弱、降低,甚至彻底消失,并有害于社会。因此,领导者必须了解权力运用的原则,以保证权力的正确使用,不滥用权力,从而获得下属和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提升领导影响力,将工作落实到位。领导者行使权力,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正当性原则。所谓正当性原则,就是合理合法地使用权力。它要求领导者: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充分地行使权力。既不失职缺位,又不擅权越位。

  在法律、制度、政策的规定范围内行使权力。通过法律法规的尊严来影响被领导者,而不是凌驾于法规之上,以权代法,以权代纪。

  二是民主性原则。所谓民主性原则,是指领导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能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遵循民主性原则,要求领导者:

  要有民主意识。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要有平等观念。应把下属及群众视为朋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不摆架子,不打官腔,充分尊重他们的权利。

  三是权变性原则。所谓权变性原则,就是领导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能够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行使不同的权力手段和方法。

  权变性原则实质上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原则性就是党性,就是大局性,就是纪律性。它要求领导者秉公办事,以大局为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严格按照组织原则用权;灵活性就是具体性,就是区别性,就是适度性。它要求领导者充分了解考虑被领导者的承受能力以及权力运用的客观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发挥权力效用的最好时机,把握权力运用的火候与分寸。分权时,层级分明,权责明确,量才授事;授权时,合理合法,权责对等,视能授权,以确保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

  四是公正性原则。所谓公正性原则,就是领导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公正无私。

  公正性原则是领导者行使权力的最重要原则。领导者在行使权力时,只有遵循公正性原则,才能不以权谋私,不以权徇私,不义气用权。

  明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稍。”

  的确,如果能够公正使用权力,怎么做都精彩。即使是小官,人们也会望风畏服;如果用权不公,即使是作宰相,使尽各种手段和伎俩,百姓也不会心服。

  2)提高自身的内在素养

  有位哲人说过:“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要使自己崇高,就必须注意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这也是提升领导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就政治家而言,关键不在于他的外表,而在于他的内涵。一个政治家的个人外表无论多么美好,如果缺乏久经磨练的内在力量,他就不能成功。”

  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高尚的道德品质,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源泉。因此,领导者要提升领导影响力,必须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品德。为此,领导者要时刻自重自省。

  自重,就是重视自己的道德尊严和人格形象。作为领导者,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自尊自重,尊重自己的人格、名誉,都要固守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家园,千万不要为“身外之物”低下高贵的头。

优秀信访干部吴天祥的一句话让许多人受到感动。吴天祥经常帮助别人,那些得到过他帮助的人,总想给他回报。但他却拒绝一切请吃,拒收一切礼品。他说:“我要是收了别人一分钱,我自己就不值一分钱。”话很朴实,但显现的却是高尚的情操,高尚的人格。

 

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

对工作永远怀有满腔的热忱

  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首要的准则,就是要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

  普通人士对工作的热忱,可以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将他所拥有的梦想变为现实,使他从一般人变为巨人。

  传奇式复印大王保罗·奥法里,在1970年还仅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旁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金考”复印店的小业主,其全部资产是一台复印机和5000美元贷款。但他却硬是凭着对出售商品的热忱,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使“金考”快印成为一家在全世界拥有1100多家分店、25000名员工的复印王国。该公司还在1999年、2000年、2001年连续三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适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之一。

  保罗·奥法里小时候有阅读障碍症。阅读障碍症并没有让保罗·奥法里消沉,身为商人的儿子,他有着对出售商品的热忱。于是,他就用这种长处走上了创业的道路。正如他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用自己的长处工作,而不是自己的短处。”他的“长处”就是对“出售商品的热忱”。

  热忱是一种具有矢量性的精神力量,是人们奋斗的源动力。它可以调动人们积极主动工作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枯燥的工作会变得兴趣盎然;它可以帮助人们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即使是困难的工作,也会变得简单易做。

  卓有成效的人,都是对工作怀有满腔热忱的人。他们能用100%的热忱去做1%的事情,而不去计较那1%的事情的微不足道;他们能用100%的热忱去对待任何一项工作,而不去考虑那项工作的报酬如何。因为他相信,有耕耘必有收获;100%的热忱投入,一定能带来丰硕的果实。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你想成为卓有成效的人,你就必须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无论你面对的是任何一项工作,你都要以热忱的态度而不是以冷漠的态度来对待它。

  态度热忱,会使你充满活力,工作会干得有声有色;态度冷漠,会使你垂头丧气,工作会干得黯然失色。请记住法国著名作家拉封丹所说的一句话:“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循的原则是:追求高层次。你是第一流的,你应该有第一流的选择,在工作中加入‘热忱’两字。”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你想成为受领导器重的人,你就必须以满腔的热忱对待领导安排的任何一项工作,而不是跟领导讨价还价。你应该知道,对于领导而言,他们需要的绝不是那种跟他讨价还价的下属,而是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的员工。

  对工作的热忱是可以培养的。工作热忱的培养,主要靠自身的修炼。因此,你想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你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你正在从事的工作,是你最喜欢的工作,也是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当你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时,你就会发现,你的工作是那么的有意义,那么的有价值。与此同时,你的潜能会得到充分地调动,你的积极主动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你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你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时,你就会发现,你的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的活动。为快乐的活动而工作,即使是最平凡的事情,也会变得意义非凡;即使是最简单的工作,你也不会掉以轻心。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奖赏,你必须像最伟大的开拓者一样,将所拥有的梦想转化成为实现梦想而献身的热忱,以此来发展和销售自己的才能。”

  这位名人的话说得很实在,也很直白。你想实现自己功成名就的梦想,发展自己的才华,让你的才华为世人所承认,你就得付出全部的热忱。

  一个对工作没有热忱的员工难有可能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组织分配的工作,更难有可能创造辉煌的业绩。所以,作一个落实型的员工,就必须要对工作永远怀有满腔的热忱。

要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

  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第二个准则,就是要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

  英国的一家报纸曾刊登了一则招聘教师的广告。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工作很轻松,但要全心投入,尽职尽责。”

  不仅当教师需要全心投入,尽职尽责,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全心投入,尽职尽责。这是成为落实型员工的一项基本要求。如何“全心投入,尽职尽责”呢?

1)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正确的职业观是“全心投入,尽职尽责”的前提。北宋有位诗人名叫张耒,他有感于邻家以卖饼为职业的孩子的辛勤,为儿子写下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两句:“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张耒在诗中明确表达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点。这不仅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就是在今天对我们也有教育意义。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是当科学家,还是做清洁工,抑或是当部长,都是为人民服务。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经握着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岗位,对待自己的职业。

  (2)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

  不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你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对本职工作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而不应该以自己对本职工作没兴趣为借口,得过且过;也不应该以本职工作经济效益低为托词,消极怠工。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对一个喜欢自己的工作,并认为它很有价值的人来说,工作便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十分愉快的部分。”

  的确,热爱你的工作岗位,你对工作就会表现出主动、认真的态度,工作就会成为你生活的第一需要。

  一个连自己的职业和岗位都不热爱的人,是很难对工作全心投入,尽职尽责的。

  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哪个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只要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出自内心的热爱,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也能创造出奇迹来。公交行业的楷模李素丽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这就要求每一位组织员工都要培养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认认真真“钻一行”,才能全心投入地搞好工作,出成绩、出效益。

  鲍尔·海斯德是美国著名的药物学家。当他看到世界上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毒蛇咬死时,便决心研制一种抗蛇毒的药物。

  他从天花的免疫力,联想到蛇毒免疫力。从15岁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胎体,并逐渐加大剂量和毒性。每注射一次,他就大病一场。他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多年的痛苦实验,他终于对蛇毒有了抗毒性。他还有意识地让毒蛇咬自己,以试验抗毒能力。包括世界上最毒的印度蓝蛇在内,他被各种毒蛇咬过130多次,都安然无恙。

  后来,他经常用自己有抗毒性的血去拯救被毒蛇咬伤的人。听说有患者生命垂危,他就立即乘飞机前往。先后有20多人的生命被他从死神手里夺回。他还用自己的血试制抗蛇毒的药物。

  对自己岗位的爱,对自己职业的敬,鲍尔·海斯德可谓达到了极致。

  (3)要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美国巴顿将军说得好:“任何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如果满足于碌碌无为,就是不忠于自己。”我们应该一丝不苟地做好我们所担负的工作,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知识、全部智慧都奉献给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必须在早上和黄昏各撞一次钟。

  开始时,小和尚撞钟还比较认真。但半年之后,小和尚觉得撞钟的工作太单调,很无聊。于是,他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一天,寺院的住持忽然宣布要将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不用他再撞钟了。

  小和尚觉得奇怪,就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住持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即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

  小和尚听后,面有愧色,此后,他潜心修炼,终成一代名僧。

  小和尚为什么要被主持免除撞钟之职,因为他对工作没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因为没有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所以他撞出的钟声空泛、疲软。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不可能真正成为一名落实型的员工,是早晚会被“免除撞钟之职”的。

把每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

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第三个准则,就是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正在工作。这时,有人走过来问他们在干什么。甲工人回答:“我在砌砖头。”乙工人回答:“我在盖房子。”丙工人则充满激情地说:“我正在建造一座雄伟的教堂。”

  三个人的回答显示了他们对工作的不同态度。甲工人显示出他是为工作而工作;乙工人显示出他是为生活而工作;丙工人则是为理想、为事业而工作。

  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三个人不同的命运。若干年后,甲、乙工人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而丙工人则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就得把它当做事业去做。

  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怀有激情。“激情像浆糊一样,可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地把自己粘在这里,坚持到底。它是在别人说你‘不行’时,能在内心里发出‘我行’的有力声音。”作家拉夫尔·爱默生的话说出了对工作怀有激情的意义。

  科学实验证明,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质量的优劣,工作效果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工作者的态度。工作者热爱自己的工作,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去从事本职工作,那他的工作就会做得非常出色;相反,工作者讨厌自己的工作,以消极怠工的态度去“撞钟”,那他的工作就会做得非常糟糕。

  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怀有敬畏。所谓敬畏,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以虔诚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

  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老先生就说过:“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工作怀有敬畏之心,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基础;怠慢轻视自己的工作,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关键。

  对工作怀有敬畏,就要保持对本职工作的信念并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也就越来越具有多样性。职业虽然多样,但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对工作怀有敬畏要求的根本之点,就是员工要保持对本职工作的信念并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不管这一职位隶属哪一级,不管这一岗位归属谁管,不管这一工作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正当合法的工作本身,并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工作的态度的高低之别,决定着工作效果的好坏之差。如果你在工作时,想的只是薪水,想的只是应对领导,那么,你所能做得只能是“砌砖头”,而且砖头你也不一定能砌得好;如果你不单单是为了薪水而工作,还为你的前程、为你的团队而工作,把手中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那么,即使你是在做砌砖头的工作,你也会做得比别人更漂亮。

做任何工作都追求精益求精

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第四个准则,就是做任何工作都要追求精益求精。

  追求精益求精,要避免应付了事的态度。应付了事,是一些员工常犯的毛病。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组织布置的工作,从不认真去做,而是敷衍塞责,做一些表面文章来应付。

  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对组织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于拒绝执行。如果员工拒绝执行,领导者会重新安排其他人员来替换他的工作。但员工如果接受了任务而应付了事,则会使领导者遭受蒙蔽,并最终使工作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老木匠向老板申请退休,说是要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答应了他的请求,但要求他再帮忙建造一座房子,老木匠同意了。

  老木匠虽然身在工地,但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材料很差,活干得很粗。

  房子终于建好了。当他向老板交差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了他。老板对他说:“感谢你多年来为公司所做的贡献,这座房子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请把你的家人接来居住吧!”

  老木匠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他为自己的敷衍塞责而后悔。

  如果我们不想将自己困在因敷衍塞责而造成的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做事就应该精益求精。

  追求精益求精,要克服马虎轻率的毛病。有的员工不能很好地落实工作责任,并非是他不想落实,而是他患有马虎轻率的毛病。做事马马虎虎不认真,处理问题轻率大意不慎重。

  马虎轻率的毛病是工作的大忌。稍微的马虎轻率,可能导致灾难,酿成大祸。

  追求精益求精,要防止虎头蛇尾的做法。有的员工能力很强,但却不能很好地落实组织所下达的工作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工作开始时,热情百倍,干劲十足;但是,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尤其是遭遇到困难或挫折之后,则热情逐渐减弱,干劲逐渐消减。

要以服从组织的决定为天职

军人以服从上级的命令为天职。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向军人学习,服从组织的决定。否则,就无法贯彻落实组织的意图,团队也就无法达成共同的组织目标。

  巴顿将军在他所著的《我所知道的战争》一书中,曾描述过这样一个细节: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带后窗户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观察他们。

  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牲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

  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没有任何借口是具有较强执行力和落实力的表现。作为组织成员,应该明确,忠诚于组织,以服从组织的决定为天职,是落实好组织决策的重要前提。

 



[1]摘自《党建研究》2006年第七期。

[2]摘自《中国经营报》,作者:江跃龙。

 

[3] 摘自《关键在于落实》,作者:刘玉瑛,新华出版社出版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