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成为抵制“四风”的生力军
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  作者:王天平  时间:2013-12-26 14:00:00
    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后备力量,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稳固执政基础、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和希望,他们是优化党员结构的调节剂,也是党员队伍最具生气与活力的群体。年轻党员不仅是科学发展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一支中坚骨干力量,更是承接党的光荣传统和历史使命,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所不可或缺的接口和桥梁。作为年轻党员不仅要能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遗志,更要强化自身政治责任,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要摈弃那种“站在巨人肩膀上”,“天塌了有高个子顶起”的思想,主动加入到抵制“四风”问题的队伍中来,在思想上与党保持一致,在行动上与优秀党员保持一致,让自己真正从后备力量转变为生力军。
 
    年轻干部虽然在思想上有极大的可塑性,但由于经验不足,信念薄弱,往往容易让周边环境影响自己的政治立场。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经济组成、利益关系分配日益多样化,造成人们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的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种集体思想的转变会对年轻党员干部成长形成深远影响,让他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对于自己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偏差,使得少数年轻党员党性觉悟偏低。还有一部分年轻党员干部因存在“人微言轻”的思想包袱,忽视了自身言行对所处环境的“化学”作用,不仅将自己的思想绊住“脚”,更是将自己定位为跑龙套的角色,让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无法体现,也无法对周边同事和群众形成激励作用,筑不起来防“风”墙,就会被“风”所侵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前都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的内容中这样写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现实生活中极少数党员不敢言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如何去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四风”问题存在的最大依仗就是不被人所指出,任其“生长”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但让出现此类问题的同志最终走向灭亡,更会对其他同志造成严重伤害。要敢于作斗争就要首先筑牢自己的思想政治基础,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牢记自己的政治面貌,明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增强“三个自信”。有了信心才能够具备壮士断腕的勇气,才能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去挑战“权”威,正如鲁迅所说:“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要迈好步、走好路,不仅不要怕,还需要把自己与群众绑在一起,把心拴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年轻党员要秉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指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要让“四风”问题使自己在世界观上形成偏差、人生观上造成迷失、价值观上出现错位,保证“总开关”不出现故障就是看年轻党员能否继承和发扬为民服务的宗旨。要防止“总开关”被“四风”侵蚀就必须走好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将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年轻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一次洗礼,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总结,防微杜渐。年轻党员还要进行一次转变,就是将践行群众路线,升华为构筑新时期群众路线,不仅要能够走革命先辈所铺设的大路,更要去创新、去开辟更远更长的道路,只有将群众路线贯穿到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才能构筑起铜墙铁壁,才能清除“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意识”。
 
    意识支配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国家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过程中,就应该确定以年轻党员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建设。老党员是国家经济腾飞、物资丰盈的缔造者,绝大部分年轻党员都未能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而群众观点不会从年轻党员头脑中自发产生,他们要如何从意识、行为、习惯上一步一步提高认识,反对奢侈浪费,不图享乐,不搞形式,以“民本位”正心是必须思考的重点。作为年轻党员更加需要看清“四风”问题的本质,不要被一些低俗的社会洪流所淹没,要能接地气、祛官气、展朝气、扬正气,要认识到正因具备极大的可塑性,就必须将个人意志磨尖,个人品行磨正。
 
    目前我国党政机关干部结构正逐步进入年轻化,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同时社会各界对年轻党员干部的要求和关注也越来越高,时代赋予了他们历史的重任,他们应如何去证明和完善自己,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如何去强化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抵制诱惑的意识,牢记青春报国的理想,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笔者认为,只有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争做先锋队,争做主力军,让自己在活动中蜕变,在活动中成长,最终成为党内极具活力的生力军。(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残联)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