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官腔",存真诚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米博华  时间:2018-08-07 13:00:00

    如果说语言是思想的现实,那么人的辞令、语气、口吻等,大多会反映其内心活动。比如“打官腔”,通常就是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恶习联系在一起。换言之,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如何,往往能透过一种叫做“腔调”的东西折射出来。

    毛泽东同志曾经痛斥“打官腔”,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并引用了一首流传甚广的咏泥神的旧诗讽刺官僚主义:“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他说,除了三餐不食这一点不像外,官僚主义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老百姓之所以厌恶“形式”、痛恨“官僚”、反感领导“打官腔”,也正因其尸位素餐、害人不浅。

    都怎么害人呢?不妨一看。

    ——空话连篇,不着边际。有人说,当领导不必计较口才如何,部署工作恐怕也免不了抄文件。有些道理,毕竟领导讲话或发言多是为了工作,当然应该有思路有主张有部署,与上级保持一致免不了要重复文件上的原话。可如果都是从文件或报纸上抄下来的话,都是在任何时候没毛病的废话,那与当下工作何干?其实,人们所说的“官腔”与文才口才、文件精神并没有直接关系。好的讲话、发言,关键是要有走脑、走心的担当意识,有改进创新的工作态度,有学习进取的人生追求。不想担责,不愿进取,讲话或发言就难免变成念词、赶场。而当干部群众迫切需要领导提出如何解决问题时,听到的却是一通废话,该有多么沮丧与失望。

    ——圆滑世故,回旋有路。闪烁其词,推脱自己应负的责任;含含糊糊,回避矛盾和问题。这是一种典型“官腔”。比如,“老兄,不是我非要抓你大吃大喝,是上面领导抓住不放”“我是主张提拔重用你的,班子里有不同意见嘛”“其实,你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有的人大惊小怪”……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上天言好事,落地道吉祥”已经成为习惯,只要对自己有利、有用,管他什么是非、对错,统统不重要。这样的人,说话点水不漏,办事八面玲珑,但关键时刻、原则问题往往“顾左右而言他”。一段时期以来,治党不严、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一大原因就是有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精于“打官腔”,面对不正之风不愿旗帜鲜明亮明态度,不敢真刀实枪向腐败宣战。这甚为党员干部所诟病,也是必须汲取的教训。

    ——冠冕堂皇,炫耀显摆。形式主义突出表现,在于有的地方领导干部深入实际的调查、走近老百姓的研究越来越少,而花里胡哨的汇报、讲话、发言越来越多。有人说“做得好不如写得好,写得好不如拍得好,拍得好不如送得好”,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是确实存在的。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形是,上级工作刚刚作出部署,下面的经验就“成龙配套”,报上有字、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有的领导干部讲话汇报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四六句成串成行,但就是不见解决问题的路线图、时间表。

    ——拿腔作调,面目可憎。有的人当官前后面貌迥异,口气大得很,口吻傲得很。一种是跷着二郎腿,说话“依依阿阿”,官气熏天,不可向迩。还有一种不问实际、罔顾法规、唯我独尊的官腔:“我不问原因只要结果”“不能办也得办!”诸如此类的官腔,令下面无所适从,被群众讥为“官大嘴巴大”。

    领导干部讲话、发言当然有其职业特点,讲政治、讲政策、讲道理,不能“满嘴跑火车”。但这和“打官腔”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根本区别是,“官腔”总是与虚伪、轻浮等不实的品行联系在一起,而一个忠厚老实、敬业勤恳的领导干部,显著特点恰是不打“官腔”,专干实事,看得见老百姓疾苦,听得懂老百姓心声,愿意为老百姓担当,绝不与老百姓争利,在感情上与老百姓心心相印。

    古人云“修辞立其诚”,说的是写文章应该有的格调。推及开去,领导干部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讲话、发言不带“官腔”,何尝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呢?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