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过一篇记述前人考察石钟山山名来历的文章,《石钟山记》。
这石钟山因何得名?北魏时注《水经》的郦道元说,此山下面是个深潭,微风轻轻掀起波浪,水与石头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洪钟一样。此种说法历来有人怀疑。唐朝有个叫李渤的,他在深潭里找到两块礁石,敲敲听听,南面那块声音低沉含糊,北面那块声音清越高昂,停止敲击,余音好一会儿才渐渐消失。他自以为找到了山名“石钟”的由来。人们仍有怀疑:敲击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有,为什么唯独此山以“钟”命名,好像缺少更有说服力的道理?
这段趣事历经几个世纪,到了宋朝,才由苏轼搞得比较清楚。原来,那空谷悬崖之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同时,水上还发出一种震耳欲聋的声音,噌吰不绝,像撞钟击鼓一般连续不断。再仔细观察,山下多是稀奇古怪的洞穴,不知其深浅,微小的波浪冲进去,洞穴中便澎湃激荡,发出钟的声音。当船回到上钟山与下钟山之间,苏轼还发现,又有一块空而多孔的大石横亘于水流之中,吞风吐水,澎湃冲突,在这种种特定自然条件下,才发出窾坎镗鞳声音,与那“噌吰”相互应和,好像在演奏乐曲一样。
为什么苏轼能解开“石钟山之谜”?是他趁月夜之明,带着儿子乘上小舟,划到绝壁之下,经过认真仔细考察而得。所谓闻之真、察之详也。
苏轼之所以对不曾耳闻目睹的假设、猜想,或仅凭一知半解、浅探初察得出的结论表示怀疑,并冒险亲临实地考察,是因为他有过教训,吃过“想当然”的苦头。
有一次,苏轼到时任宰相王安石家串门。王安石不在,书桌上有一首只写了两句的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反复咀嚼这两句诗,觉得欠妥。他认为,西风即是秋风,黄花当是秋菊,但菊花是最勇于与秋霜鏖战的,怎么可能被吹落且“满地金”呢?于是他提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见诗后并未反驳,一笑了之。后来苏轼被贬黄州,到了“重九”,连日大风。大风过后的一日,苏轼邀好友到后园赏菊,只见残菊落了一片,恰似黄金铺地,果真是“吹落黄花满地金”。想到一年前给王安石续诗的事,他为自己的“想当然”愧疚不已。
这两个故事发人深省。凡要了解清楚一件事物,最好是深入其中,详察细考,才可能认清真相。否则,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最易受表象蒙蔽,难识“庐山真面目”。苏轼毕竟是位大学问家,知错则内省,很为自己冒昧给王安石续诗感到惭愧。或许正是有了这次教训,才有了《石钟山记》这篇传世之作。